close

是如此奇妙的經驗啊!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awakening-healing.com/)

2004年夏天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,不止對我的生命,也對我接觸New Age不到一年,是個大考驗。

如今回想這個事件,我不但確定自己高分通過了考驗,也全心感謝,因為它讓我收穫豐盛。


那年的八月十五日,我在羽球場上意外地被球不偏不倚地打中右眼瞳孔。

(所以請別再問我為何它總紅紅的了!)

後續觀察持續到九月二十八日確定視網膜剝離,我住進台大準備鞏膜扣環術救回右眼網膜。

手術很成功,雖然後續的復原是段冗長艱辛的歷程。

為了保護剛開完刀的右眼,我必須戴上金屬眼罩,那使得我無法再戴眼鏡。

一千兩百度的近視讓我甚麼地方都去不了,所以回家休養後的三餐,都靠朋友幫忙打理。

大概是一週後吧,我已無法回答:"你今天想吃甚麼?"的問題了。於是,連續五餐我甚麼都沒吃。

除了吃飯是個問題,幾乎沒有視力也讓我甚麼事都不能做。

倒因此多年來唯一一次好好專心地聽了些音樂。

然而,當音樂也不想聽時,我只能睡覺,睡到全身痠痛,再也無法入睡,還是只能睡覺。


終於有一天晚上,上述兩種情形交疊之後,我從晚上七點半上床躺到十一點多都無法入睡,

同時心情down谷底-----除了因為太久沒進食,胃十分不舒服之外,

對於術後的狀況醫生隻字未提產生的恐懼、想一睡了之卻無法如願,都是雪上加霜的要素。

那時的痛苦已經累積到我想走上樓頂(只不過一層而已)一跳了之。然而,我做不到。

清楚記得那時心中想著:"我連宣都不如,他起碼走上了樓頂!"

直到今天我仍無法斷言那是因為我比較想活下去。

當時所能感受到的是:自己沒有足夠的勇氣,也許是無力到連下床走出家門的力量都沒有。

發了一通簡訊給當時理當是最關心我的V,我不知道要在簡訊裡說甚麼,所以只打了一個點。

過了頗一會兒,完全沒有回應! 這狀況對我來說擺明是求救無門。

那時我靠坐著牆壁,因為無法再躺了。

理由是:躺太久的結果讓我全身沒一處不痛,以致根本無法維持一個姿勢不動。

沒有眼淚,因為已經無法感受悲傷,只想結束一切卻不得其門而入。

下一刻,我自發地由內心呼喊最後一聲求救:"親愛的內我,快來救救我吧,我已經不行了!"

喊完之後順勢到下,下一個有意識的時刻是第二天早上-----就在倒下的那一瞬間,我睡著了!


當時接觸賽斯不到一年;知道有"內我"(inner self)這東西也不到一年。

儘管手術前的一個多月,我遵照王姐的建議大量冥想、開發內在感官,

幾次成功地催眠自己,因而接收了好幾個前世的片段。

然而,這麼直接地感受到內我的存在,那是第一次。

第二天是我該回診的日子,nice的Maverick要從淡水來帶我去醫院,約好九點在我家樓下等他。

然而,我一起床就決定自己坐小黃去臺北,先吃頓愛吃的早餐,再到台大醫院等他。

所有先前的陰霾就這樣一掃而空! 從此一路平順地完成復原的過程。


後來Maverick在臺大醫院裡的Starbucks看到我時,劈頭就大罵我一頓。

我微笑地看著他氣急敗壞的樣子,甜蜜地享受著他對我的關懷。

看診完,午餐的時候,我才慢慢告訴他為什麼我會做出他口中的危險舉動。

結果,他當天晚上就帶我回土城的家,吃他的賢慧媽咪做的晚餐。

並告訴我任何時候只要想吃,打電話給他,他就從淡水回來帶我......。

當時他念大四,正在準備研究所考試。加上高中教他的兩年,我們認識了六年。

但是,一直到那一天,我才真正了解他!

尤其跟他回家後,看他一進門就蹲在阿嬤面前噓寒問暖,好感動!

晚餐桌上,看他跟兩代長輩的互動,也才見識到他內在最珍貴的質地。

難怪他可以由衷地關心我這個當時其實跟他並不很熟的老師!


一個生命中的重大事件,尤其是一般人認為的難關,可讓我們喪氣頹廢,一蹶不起;

也可以讓我們平安度過,甚至轉禍為福。關鍵在於我們以怎樣的態度面對:怨尤或是臣服。

感謝賽斯,讓我從受傷的第一秒起就不曾怪過至今仍自責不已的羽球partner;

感謝這個事件,讓我在過程中感受數不盡的人情之美!

臣服於這個事件,讓我的視力從手術前的0.3(矯正後)復原到與受傷前一樣,

而醫生特別在手術前聲明即使就回視網膜,視力能否改善是無法保證的。

此外,沒有任何後遺症! 至今四年半了,每次回診醫生都說:"很好,非常穩定!"

這個事件還讓我知道除了這麼多照顧我、愛我的朋友一路扶持之外,

還有我的內我,一定會在我最需要而其他人幫不了我的時候拉我一把的。

以往如此,往後也將如此! 這是除了"變"之外,另一件不變的事!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yaa822 的頭像
    Liyaa822

    Liyaa822的部落格

    Liyaa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