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就在我開始對自己的老化感受越來越強烈時......

(圖片來源:http://fishieobs0223.pixnet.net/blog/post/25559153)

我不看電視、不看報紙;沒甚麼機會接觸媒體;雖然用電腦卻不太愛逛網站;又不太上菜市......。

就資訊的取得而言,我多少算個摩登原始人吧! 不過,我有固定的國際影視消息來源-----

某一個我常去吃早餐的麵攤,那兒供應被老闆抽掉"藝文天地"的自由時報。

運氣好的話,我能拿到影視新聞版。三大張,十二個版面,通常我都只看國際版。

年前那一陣子幾次去吃麵運氣都不錯,因此我大概知道了幾齣被看好的強檔大片,當然也有幾部小品。

在稍稍了解過年第一檔的幾部片子後,直覺說: "我想看班傑明!"


上個禮拜C說: "有一部片子很不錯,你一定要去看。" 

以前提過: C對電影是有研究的。每次聽他談電影,總能讓人深深陶醉。

也玩過攝影的他,談電影時一定會在主題、手法等話題之外,"特寫"地描述幾個鏡頭的運行。

而且,他還可以如電腦般地立刻搜尋許多片子做出比較。

因此,他推薦的片子,我是絕對不打折扣地願意採信的。

即使可能看過後不如他那般喜歡,也一定會贊同他予以肯定的觀點。

加上因緣際會配合得極其完美,上週六我就去看了這部片子:

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


將近三個小時的長度,在過程中,(如果我不是有點尿意)是完全不會讓人覺得它是冗長的。

雖然它不那麼"好萊塢"地在情節上有許多高低迴盪。

(剛剛得知它在奧斯卡獎,果然只得了三個藝術獎項。)

片子結束時,我並未急著起身離開(即使尿意已經"漲"到最高點)。

因為,我還停留在闖進心中的第一個念頭中:

能跟所愛的人一起變老,真是件幸福的事啊!

這幾天的忙碌,讓我沒有時間寫本文。這是最好的安排,因為有很多東西需要沉澱。

雖然到現在我都還不覺得這個沉澱已經完成了。

不過,像昨天晚上快十一點了,我從捷運站回家的路上,一個人踽踽獨行時,

忽然有了個感覺是之前沒出現過的,有關這部片子-----孤獨。

Benjamin是孤獨的,即使他後來和Daisy幾經波折後終於幸福地雙宿雙飛了一段時間。

"小"時候,他孤獨地自己一個人擁有老態;"老"了時,他孤獨地恢復了"末路狂花"時的青澀樣貌。

立於雞群之內的鶴必定是孤獨的,儘管牠的視野高於雞隻們;

高處讓人無法承受的寒意、自古以來英雄的寂寞;......。

總之,只要你是少數、是與眾不同的,你一定孤獨。

另外就是身心的不協調應該是痛苦的吧! 

年紀處於孩童年時期的他,應該有顆想要奔跑的心吧,然而力不足;

等到了老年,心想要沉潛了,身體卻無法靜下來。


此外,在Benjamin的case中,在他"小時候",一般人會對他誠實以告自己的年紀時,有非常一般的反應-----

這人一定是老年癡呆了,要不就是用自欺欺人來抗拒年老。

而在他生命中比較長時間伴隨他的人,也就是親眼目睹他越來越年輕的人們,卻似乎十分輕易地就接受了。

這些細微的點,讓我想到"時間",以及"時間"的產品,比方說"年紀",

這些東西在人們心目中的固有意義、形象、感覺、價值......等等。

我並未仔細研究這部片子,所以不知道原創者是怎麼想到這樣神奇的狀況的-----

有人可以由老長成年輕而幼小。但不論如何,這都是個創新極了的點子!

然而,我聯想到New Age 裡的Seth常提到的"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同時存在"、"時間是個偽裝系統"、

"時間不是線性的;是量子的"......。其實這些觀點,印象中佛陀也曾提過,只是說法、包裝不同;

而最後這一點,是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。

所以,鐘錶師傅可以打造倒著走的作品;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我們可以越活越年輕,它也會成真的。


每次談電影,不例外地一定會有莊子"罣一漏萬"的感覺地想要忘言;何況這一回,我說了"沉澱尚未完成"。

除了已經說的之外,眼前能想到的只有: 蜂鳥在片中的兩度出現,是個比較煽情的部分吧?

我猜對大部分的觀眾而言是如此的。

後續想到了甚麼,再跟大家分享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yaa822 的頭像
    Liyaa822

    Liyaa822的部落格

    Liyaa8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